为时一个月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刚刚落幕,上海五台新戏又风风火火进京,直看得京城人落泪伤怀、情绪激动。慨叹之余,人们不禁发问,上海人何以把个戏剧弄得如此叫座?
上海五台风格各异的新剧目——新版越剧《红楼梦》、三本昆剧《牡丹亭》、历史淮剧《西楚霸王》、市井话剧《股票的缘分》及朱践耳交响作品音乐会,近日在京演出的盛况,与前一时期进京演出的京剧《贞观盛事》、《宝莲灯》,科幻儿童剧《带绿色回家》,舞剧《苏武》一起,构成了强烈海派戏冲击波。
随着上海向国际经济、金融大都市的迅速发展,上海的戏剧工作者也鲜明地打出了“都市戏剧”的旗号。他们以大文化、现代观念、开放心态探索都市戏剧的生存和发展之道,力求继承传统而又不固守传统,在追寻古典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中找到契合点;在与市场的接轨中力戒浮躁与急功近利,力争做到有雅有俗,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。纵观近年来的上海新戏,无论剧情还是舞台表现,都会给人以新的惊喜,而这一切,无不浸透着上海戏剧工作者的探索与追求。
上海人使“都市文化难免落俗”论市场越来越小。比如新版越剧《红楼梦》这部为上海大剧院度身定做的看家戏,开场由旧版“黛玉进府”改为“元妃省亲”,结尾不是在宝玉出家处戛然而止,而落在“太虚幻境”上,将宝黛的爱情悲剧与贾府的兴衰荣枯紧密联系在一起,深化了主题;但原剧中精彩的“读西厢”、“葬花”、“焚稿”及“哭灵”等都保留下来,脍炙人口的唱段令新老观众如醉如痴,在沪、京两地演出场场爆满。相比之下,昆剧《牡丹亭》无论从剧情发展和戏词的典雅上都似乎与现代都市风格相去甚远,上海昆剧团却并不为“阳春白雪”难以赢得好的票房而放弃,而是怀着抢救传统文化的使命感,冒着不被市场看好的风险,执著地将此戏全本搬上舞台。他们在缩编中将原剧的55折压缩至35折,分上中下三本演出,而且在唱词上不做任何改动,深入地挖掘了原作“抒人性,倡人欲,展人情”的人文主义思想,并以一些辅线展示了原作者对政治、社会、历史、战争等问题的态度和看法,对古典名著作了一次成功的价值再发现,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。
过去,北京人一提起“海派”艺术,贬低之意尽在其中。海派戏剧给人们的印象是花里胡哨,没有深度。近年来,上海戏剧工作者在分析“海派”利弊的基础上,继承了“海派”的革新精神,力戒华而不实,逐步建立了内容与形式谐调发展的戏剧形象,打出了质量上佳的新海派品牌。
新海派戏善于开拓创新,善于吸收容纳,不拘一格而自成一格。在传统艺术的表现中,新海派虽有部分异化,却又并非离经叛道,赢得京城新老戏迷的喜爱。如淮剧《西楚霸王》中,项羽不勾花脸,由小生俊扮,一改京剧中那粗犷的莽汉形象,成为一位战神和爱神。虞姬则颇有女侠风范,骑上乌锥投奔项羽,英雄美人,唤起被都市人日渐淡忘了的英雄情怀、浪漫品格和唯美气质。人们接受了剧作家罗怀臻对历史人物人性的认真挖掘而非“戏说”,并认同了淮剧这样一个小剧种所充溢的国际都市的“大家之气”。
将戏剧进行现代包装,自然是新海派戏的一大特点和优势。近年来很多上海新戏大幕一拉开,精美的布景就引来戏迷们的喝彩。如越剧《红楼梦》全部13堂布景均为新作,亭台楼阁,水榭画舫,草木花果,与实景无异,给人“大、全、真”的感觉。剧中400套服装,体现了越剧景美、唱美、服装美的特点,花树上不时飘落的花瓣儿,衬托出黛玉葬花的凄凉,如此精致令人叹服。《牡丹亭》的舞台构架由一个主台、两个辅台、一条台前花道组成,拓展了表演空间。在换幕时,那些串场的配角、小人物统统推到观众面前,使慢节奏的昆曲演得紧凑流畅。背景中牡丹花的运用更是独具匠心,为全剧创造了如诗如幻的意境。
对上海戏剧的大制作和大投入,有人认为形式大于内容。但记者听到更多赞同者认为,经典剧目要拉近与现代观众的距离,不妨在包装上下下功夫,以在符合当今审美趋向中传播传统文化。
近年来的上海新戏都很叫座,都赢得了很好的票房,摆脱了不演不赔,少演少赔,越演越赔的恶性循环,形成了以戏养戏的良性循环,而这一切,都与上海戏剧工作者面向观众,眼睛紧盯市场分不开。
从观众出发,而又对观众加以引导和提升,是新海派戏成功的主要因素。创作者十分注意找到戏剧的观赏点,又在其中渗透新意。如话剧《股票的缘分》,将股份制与国企改革两个现实的话题糅在一起,用悲喜剧的形式来表现,十分市民化;昆剧《牡丹亭》,百年来未曾演过全本,人们渴望一睹四百年前这一传世佳作的全貌;而淮剧《西楚霸王》中全新的霸王形象,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。另外,新海派戏多由强强联合的创作演出班子组成,主创人员可邀请各地名家,由在观众中颇具影响力的演员出演,以明星效应吸引观众。
精于运作是上海人的特点。越剧《红楼梦》由上海大剧院、上海越剧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共同投资,并专门成立了红楼艺术公司,按市场需求制定票价,不送一张票,所有门票都进入市场销售,并开发了明信片、CD等一系列衍生产品。结果首轮9场演出门票全部售完,第二轮明年春节的六场演出票也告售罄,收回了三百多万元的成本。此戏在京演出四场,场场爆满。昆剧《牡丹亭》注重开发海外演出市场,该剧明年将出访法国、比利时、瑞士和意大利四国。如今在上海,演出没有赠票,人们一律买票看戏,真正实现了市场运作。而在赠票满天飞的北京,何时能走到这一步呢?